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第八届清华同衡规划学术周> 正文

王凯:中国城镇化60%后的趋势展望

2020-11-26 15:47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导读

2020年11月16日,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盛大开幕,恰逢同衡建院二十周年,以“传承·坚守·创新·展望”为主题,邀请大家共同探索城乡规划创新路径,展望人居环境美好未来。首日下午的自由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作以《中国城镇化60%后的趋势展望》为题的主旨报告,从三个方面探讨未来二十年中国城市化面对的问题与路径。

王凯院长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当前我国城镇化现状特征的基本判断。二是讲影响下一步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三是对未来的城镇化趋势做简单分析。

一、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现状特征

王凯院长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不同地域的城镇人口集聚特征差异明显,发达地区人口流动近域化趋势加强,流动人口落户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 全国人口总量增长放慢,城镇化进入中后期。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60%,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节点。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0%,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城镇化率从50%到60%,伴随这10%的增长过程,城镇化进程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总的看来过去10年的增长速度比过去前30年要低,前30年平均年增长率差不多1.5%,最近10年是1%。而且人口的总量也接近了峰值。

● 城镇人口集聚在空间上东部减缓、中西部提升、东北加速流出。

特别是2015-2018年,东部地区的人口向城镇聚集的速度在减缓,中西部地区集聚的速度在提升,当然总量还是东部多。东北地区人口加速流出,而且占全国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以大连为例,2018年常住人口是负增长,外来人口也在减少,且存在高知人才向外流失,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高于全国平均值等情况,这是城镇化里面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 部分发达地区人口流动的近域化趋势在加强。

过去跨地域的流动量比较大,但是最近近域流动的趋势在逐步增强。有两个地方比较明显,一个是广东省东莞市,原来东莞大量打工的人是外省人员,来自湖南、安徽、四川等地方,最近一些年广东内部的流动人口在增加。第二个是安徽省,安徽过去是人口输出大省,主要是到上海、江苏、浙江,但是最近几年省内近域流动也在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在提升。

● 流动人口落户的意愿在增强,而且需求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放开中小城市,大城市逐步放开,特大城市仍然严管。从调查数据看,大家还是愿意到大城市落户,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特别是超大城市居民居留的意愿是最强的。

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相较于他们的前辈,受教育平均年限有了很大的提高,素质更高,落户到城市的意愿更强,但导致其意愿加剧的因素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简单的追求高收入转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根据调查他们追求的目标首先是子女的教育和自身发展的空间,第三才是收入,这和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王凯院长指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促使人口就业向三产转移,人口老龄化推动城市服务业需求进一步提升,新的职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质量存在错位,创新发展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的价值也会逐步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 产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就是受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的影响。

还以东莞为例,东莞原来是外地输入劳动力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最近这些年大量的机器人开始取代了一般制造业领域原有的一般性劳动。2010-2018年全国二产从业人数持续下降,特别是制造业,而这些人口逐步流向了第三产业。

可以预测,在不久的未来,部分行业的人工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特别是一般性的制造业。到2030年,我们预测可能会有700万到1200万个传统就业岗位会彻底被机器人取代。当然,对技术型的人才、创意型的人才、技术专家等这样一些人才的影响可能会相对小一些。

● 人口老龄化。

用两个标准(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超过7%)来衡量,我国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而且一些地方甚至已经进入超老龄化时代。我们做了一个大致的比较,中国2035年大概和日本2005年的老龄化程度(19.65%)相当,就是进入一个所谓的高度老龄化时代。

在这个背景之下,很多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比如医疗的消费会增加,医疗行业、护理行业将来可能会有大的变化。另外随着少子化叠加老龄化导致的户均规模下降,小型化的消费、个性化的消费、餐饮业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 新的职业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质量矛盾显著。

一般性的加工业、制造业机器在替代人,而创意型、服务型的行业又需要人去替补,但是这部分劳动力素质又跟不上,这是将来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中国将来需要更多的是医疗、教师、创意和技术专家等这些人才。

● 创新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地区生活质量、城市魅力成为了吸引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以文化、创意、旅游、养老、商贸、物流、有机农业等为抓手,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很多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 城乡统筹要求下的乡村发展需要制度性的突破。

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特别提出来两个行动,一个叫城市更新行动,另一个叫乡村建设行动。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乡村的价值会逐步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在后工业化时代,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方方面面补充城市生活的价值会逐渐提高。城市里的要素向乡村的流动也是必然的。

三、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与判断

王凯院长认为,未来多元的地理特征会导致城镇化模式多样化,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约束需要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和更高的城镇化质量。

● 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多元因素

一是城镇化的方式一定是多样的。中国地理特征的多元化,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还有一定比例的小农业和一定比例的农业人口,所以城镇化的模式一定是多样的。

二是资源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比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可提升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集约节约利用水土资源,减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居住人口和开发规模。

第三个是亲近田园的文化基因会促进新的城乡关系的诞生。追求田园生活的文化基因在未来可能造就新的城乡关系;许多城市居民乐于进入农村居住工作,这类人群属于季节性的“城乡双栖”,统计上仍是“城镇人口”。

● 城镇化水平预测

我们做了一个城镇化率的预测,包括高、中、低三种情景,综合看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可能会在72%-75%之间。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会议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件事情压力还是很大的。因此未来10年的城镇化一定是低碳发展,同时还要把前40年积累的碳降下来,绿色城镇化会是下一步比较大的挑战。

● 城镇化空间演进趋势

从国际经验看,人口资源一定程度上是会向都市圈集中的。在区域政策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有海南自贸岛建设,这七大国家区域战略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领我国空间格局调整和人口流动。

● 城镇化空间发展判断

东部地区将进一步强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以日本为例,日本2005年之后全国总人数在减少,但是东京都市圈的人口仍在继续增加。日本三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从上世纪40年代的30%已逐步上升到52%。

中西部地区将强化核心城市和都市圈的培育发展。核心城市虹吸效应愈发凸显,包括成都、贵阳、兰州、乌鲁木齐等这些城市,流动人口可能持续增加。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之下,边境地区城市发展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进展。西南地区的人口回流更多还是以省会和县城为主,县城将来的功能不完全是产业功能,更多的是服务功能。

城乡之间要素从单向流动走向双向“对流”。例如日本到了“七全综”的时候,大量的精力是激活农、山、渔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双向流动。当然我们也看到最近十年淘宝村的迅猛发展,这都是最新的一些趋势。

强化城镇高品质空间的建设诉求增强。人居环境建设最后还是要落到老百姓的具体生活中,未来,构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是下一步城镇化中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四、小结

最后王凯院长指出,城镇化率60%以后的发展,将进入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全新阶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导向。

* 注: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已经专家审阅(图片来源于专家PPT)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