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指出法定规划变革应以城市需求为中心,从规划强制性内容、城市规模管控、总规成果表达、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工作机制、城市规划信息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完善提升法定规划。
会议报告 2017-06-22 17:03
在系统思维下,要实现规、建、管统筹,必须强调规划的先行作用和链条传递,并由此提出优化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总体规划改革、深化控规制度创新、强化规划研究评估、完善相关能力建设等五方面规划改革策略。
会议报告 2017-06-22 16:52
政府公共部门是公共建设,城乡规划部门是开发控制,二者之间是平行的协调关系,甚至是公共建设引导市场建设的关系,因而,不适用控制性规划手段与许可证制度。
会议报告 2017-06-22 16:45
对于规划师而言,利用好控规的平台,塑造多样性的、公共性、协调性的城市空间,营造共生、共享、共治的人民之城是我们未来中长期面对的任务。
会议报告 2017-06-22 16:39
段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城市双修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追求怎样的目标和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最终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成果。
会议报告 2017-06-22 16:37
吕斌教授指出,产城融合新城无论转型、构建也好,还是到一定阶段要提升也好,空间策略应该是从多尺度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就单独的场地去考虑所谓的对策。
会议报告 2017-06-22 16:35
单霁翔院长回顾了几代故宫人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和近年的一些发展举措,幽默生动了阐述了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遗产资源如何渗入和重塑生活的方方面面。
会议报告 2017-06-15 10:13
导读:2017年6月5日,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正式开幕。中山大学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艳玲教授从土地金融切入,分析了土地的社会属性带来的社会分化等问题,从城市治理的角度,给出了风险城市向更健康的城市转变的思路。...
会议报告 2017-06-09 09:35
城市更新不只是物质空间、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更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过程,涉及法律法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公众参与等诸多领域,是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和“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恢复成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对当前的工作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将为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
会议报告 2017-01-19 14:38
阳建强教授阐述了恢复成立学委会的目的及重要意义,系统性地回顾了国内外,特别是中国城市更新研究的历程,并进一步明确了学委会的宗旨和工作任务。
会议报告 2017-01-13 17:22
新时期,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文化中心,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应妥善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会议报告 2017-01-13 15:52
报告中主要从制度体系与更新概况、技术创新推进制度设计、发展形势与改良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深圳试点案例的总结,提出应构建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规划制度与技术体系。
会议报告 2017-01-13 10:59
报告分别从概念的认识维度、国家的政策背景、北京的实践探索和未来的展望建议的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指出北京等超特大城市应重点关注中心城区的存量更新管理政策研究。
会议报告 2017-01-12 17:23
报告基于社会空间分析,聚焦于空间动力学的两种逻辑:生产的逻辑和互动的逻辑、论辩更新模式从城市空间作为增长机器向互动社区转变的必要性,并以上海都市农园案例支持互动社区的最新实践,得出城市更新的社会空间的逻辑呼之欲出、势在必行的结论。
会议报告 2017-01-12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