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刘卫东:“一带一路”将引领包容性全球化

2017-05-16 13:48 来源:《 中国城市报 》 作者:刘卫东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也是我国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改革的尝试。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在国际上产生着愈来愈广泛的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以及推动经济全球化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笔者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将为21 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哲学思维,为当前低迷的世界经济亮起一盏航灯。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发展到特定阶段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总体上看,无论是我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及其转型升级的需要,还是当前世界格局和世界形势对我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需要,都要求我国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更多地从全球视野去思考问题、谋划资源配置。

近40年来,全球社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而其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看似包罗万象,但其核心现象是在制度、经济和技术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正被塑造成一个紧密的社会经济空间,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愈来愈强。从结果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曾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加剧了世界各国(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在当今世界格局下,我国如何更加深入地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承担好应该承担的世界责任,是需要仔细研究和妥善处理的,也是需要创新理念和实施平台的。以重回世界强国作为参照系,我国当前的位置犹如爬山到半山腰。一方面,每向上一步都是艰难的,容不得懈怠;另一方面,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放眼世界。

经济全球化是制度、经济和技术力量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个历史现象,其中既包含有客观的动力,也涉及到制度的因素。

从制度因素看,决定性因素是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相信”自由贸易是有利的,纷纷拥抱了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政策。

纵观历史进程,资本空间扩张的本性是经济全球扩张的根本动力。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是一套主要满足资本空间扩张需要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下,资本和大公司获得了巨大利益,而社会特别是基层民众付出了巨大代价。此外,由于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而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的内在矛盾,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一个导致“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过程。任由这套机制主宰世界经济治理,全球社会矛盾将日益突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难以实现。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现代生产方式、全球生产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已经把世界上很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已经不可能退回到完全的孤立主义和封闭时代。因此,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世界需要的是改革经济全球化的机制,而不是推倒重来。

从解决全球化负面效应来看,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模式,需要顾及社会基层的利益,需要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延伸至更多的地区,需要让经济增长惠及更多的民众。而过去30 多年的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因此,既要继承经济全球化有益的一面,也要进行改革。

从根本上讲,应该摈弃新自由主义思维,树立起“包容性全球化”的旗帜,而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和精髓。“一带一路”将成为引领包容性全球化的一面旗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从历史趋势看,包容性全球化可以视为经济全球化的2.0 版本,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