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小城市成为发展新引擎

2016-11-11 09:5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吴姗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暨《2016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发布:截至去年底,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中小城市人口达11.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1%;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57.4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9%。

研究表明,创新创业已激活了城市的潜在动能,我国中小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数据库为中小城市画像

10多年来,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多家权威研究机构组成新型智库,构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工程”,系统深度研究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先后组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和“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不断充实丰富中小城市数据库。

据了解,“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工程”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小城市领域的研究工程。新型智库联合国家相关部委、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长期对中小城市领域的科学发展指数、投资潜力指数等深入研究,通过《2016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解读和反映我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质量水平和发展状况。

迄今为止,这项指数工程包含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建制镇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此外,中小城市产业发展指数、金融发展指数、文化发展指数、旅游指数、地产指数等系统性研究工作,也已逐步开展。

从参评对象上看,研究已扩展至全国361个县级市、1568个县级行政区划(非县级市)、662个市辖区和2万余个建制镇。县市、市辖区、建制镇三大层级的划分,确保了评价对象有可比性。

2016年度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政府效率等方面入手,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多个维度,全面梳理了指标体系,与“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行政审批效率指数”“政治文明程度指数”等共同反映了“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优化指标指导发展实践

报告显示,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69.6,总体上显示出中小城市作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面临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挑战也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对中小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深入剖析个案,探索一般性规律。

课题研究率先提出速度指数、质量指数、效益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社会民生指数、政府效率指数等,最早引用万元GDP耗水、万元GDP耗能等相关发展指标,提供发展“体检”参照坐标,引领和倒逼中小城市建立相关数据库。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秘书长杨中川表示,课题组始终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工程”列为重大专项课题,在全国分区域建立了一批调研基地,走出去调研、请进来座谈,坚持每年召开评审研讨会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更加科学严谨、可操作,指标之间内在逻辑性更强,更符合中小城市发展实际。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各部委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通过亲身参与构建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系统工程,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焦点,为中小城市提供政策和理论上的指导。

中小城市通过参与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也极大地提升城市品牌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发展要素向中小城市聚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正是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可以说,科学发展指数体系一直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下推进的,研究成果的公正性得到了各界认可。公信力带来了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积极参与科学发展指数测评和研究,明确自身优劣势,理清发展思路,引导和推动科学发展。

明星城市领跑科学发展

江苏昆山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其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的经验影响了全国的中小城市,成为其中的一面旗帜;

湖南长沙县用较低的资源消耗创造了较高的财政收入,凭借“两型”社会的创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领跑者;

四川成都市双流区和辽宁海城市分别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四化同步发展,成为西部和东北部的标兵……

一批明星城市已逐渐发展成为各大区域科学发展的楷模,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的崭新坐标。

为使数据样本更具有代表性,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组织课题组在全国东、中、西、东北部树立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发展典型,着重对科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深度研究;建立了20余个科学发展调研基地,着力打造一大批明星中小城市,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不以GDP增长论英雄。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讲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指标量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正确政绩观、发展观深入人心。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涵盖和反映科学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结合社会发展需要,聚焦不同主题。2010年是绿色发展,2011年是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和2013年是新型城镇化,2014年是生态文明发展,2015年是全面发展,今年则以“双创”为主题,一直走在理论研究最前沿和联系中小城市实践第一线。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率先将生态环境和民生改善相关指标列入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非经济指标的权重,引导中小城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发展观。在综合实力比较中,课题组较多地采用了结构性指标、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弱化了绝对指标的权重,比如为了反映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设计了城乡居民收入比等。评价体系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监测,为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