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仇保兴:推进深度城镇化 解决城市病

2016-09-07 09:05 来源:南京日报

原标题:划“绿线”控制区,防遍地城镇化

本报讯(记者 张昊) 城乡发展应该各具特色,而不是通过“一体化”把村庄合并起来变成城市社区;城市应该充满进取精神,是飞龙在天;农村则是让人记得起乡愁,是厚德载物,两者差异性越大,协同发展的潜力就越大……昨天在市委党校举行的第七期金陵讲坛邀请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题作专题报告。副市长储永宏主持讲坛。

“未来十年我国的城镇化会有一个大格局的调整,从过去的浅度城镇化、速度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在谈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时,仇保兴认为,城镇化速度放缓、城市人口老龄化快速来临、住房需求持续减少、城市自然资源污染加剧、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镇特色和历史风貌加快消失等问题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新常态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深度城镇化’不仅是解决这些‘城市病’的‘药方’,而且也能把我国城镇化转向协同发展道路,避免先行国家城市化的各种缺陷。”

仇保兴给出了推进“深度城镇化”几大关键途径。“最重要的是稳妥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试点,防止助推郊区化。按照上海、浙江等地经验,对农村建设用地入市进行‘总量控制’防止未被征用土地的远郊乡村以‘农村建设用地入市’而可能出现遍地城镇化的恶果。同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将城郊永久性农地和生态用地划定为‘绿线’控制范围,并作为拟订的城市发展永久边界线严格进行管理。”在他看来,用“绿线”把关好顶层的土地政策,才能让城乡形成差异互补的良性发展模式。

在城市发展上,一方面从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入手,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效治理现有的各类城市病,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效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并使各类“互联网+”模式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组织,打造“智慧城市”。另一方面,要用“紫线”划定类似明城墙及两边500米区域的城市历史街区、重点文保单位和风貌协调区,并推行“城市总规划师”制度,让行政决策权和技术决定权相互制定,逐步修复城市文脉,留住城市的根。

在农村发展上,则以南京正在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保护和修复农村传统村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保护好传统村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名优农副产品、降低全社会养老负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仇保兴建议,要尽量减少合并村庄或推行所谓的“城市社区”强迫农民并村上楼,成立专业学术委员会对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传统民居、自然景观、特色农村产品、风俗节庆等方面的资源价值进行定期评估,对排名位次显著上升的美丽乡村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此基础上以“以奖代拨”为手段促进地方政府广泛推行以保护和修复传统村落为重点的农村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城市群发展是“深度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仇保兴分析称,治理者不仅要着眼于单个城市系统,更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群系统。每一个群里的城市都应各具特色,弥补该群中其他城市的不足,从而在系统的规划指导下进行污染共治、生态共保、基础设施共建、支柱产业共塑,“只有达到这样的水平,离最终缓解、解决城市病就不远了。”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