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临沂被列入省级海绵城市试点 4个项目已开工

2016-05-19 10:21 来源:齐鲁壹点

5月15日至21日,是2016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18日,临沂市住建局以“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为主题,组织开展“记者眼中的海绵城市”宣传活动,邀请媒体参观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据了解,目前,临沂已经被列入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71.7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了解,2015年12月4日,我市启动海绵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对示范区和推进区进行可行性分析,初步确定火车站片区作为海绵城市示范区,北城二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区,12月11日,将大学城片区纳入海绵城市推进区的范围,并同时把七里沟片区纳入火车站片区。“今年年初,积极开展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工作,获得省级示范区,并获奖补资金3140万元。”市节水办工作人员介绍。

据介绍,目前,我市有四个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正在积极开展建设,分别是0.22 平方公里的新东关棚户区改造项目、0.03平方公里的北城二期道路改造工程、0.01平方公里的中国临沂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和1平方公里的临沂国际雕塑公园改造项目。市节水办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任务规划,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为71.75平方公里,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

◎延伸阅读

名词解释

海绵城市,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城市的积水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建设指南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根据《指南》,城市人民政府将是建设海绵城市的责任主体,有责任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主要指标,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具体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任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后各地要将上述指标作为各地块开发的约束条件。

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