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人民日报: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

2015-12-28 10: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戴荣里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提出新理念、描绘新蓝图。新世纪以来,一个农耕大国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大批朝气蓬勃的现代化都市耸立于世界东方。

然而,一边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边是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城市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城市,怎样走出一条建设新路?人们如何才能诗意栖居?为此,我们约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共同把脉城市症候,建言城市发展,敬请关注。

——编者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很多建筑学家都把城市看成有生命的存在。如果丢掉了某一种“基因”,也就等于失去了某一个发展方向。

世界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文化的呈现方式本来是多彩多样的,但如今,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对更多城市而言,追求大一统的混凝土森林风格反而成为一种时尚。地域特色和历史记忆,逐渐淹没在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中。当更多的人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时,很多古老建筑已被拆毁,历史性街区已被割裂,在缺乏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的大楼里居住和工作,只能依靠屏幕上的碎片文化充填精神的饥饿。这是一件无比遗憾的事。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城市的特色是先天的,它并不体现为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而是呈现为各个时代、各具风格特点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蕴含着地域文化特色,充盈着不同的建筑智慧。保留这些历史建筑,就等于保存住了小型历史博物馆,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找到一个能辨析历史经纬的塔台,进入一个能安放心灵的花园。

我们自可体会历史文化建筑带来的穿越感和愉悦度。比如北京,它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皇城和红墙讲述的朝代兴衰,也在于感觉一代又一代平民百姓的生活气息。“早起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只有身处如同历史坐标系的胡同,才能真切感觉到诸多历史节点的联缀。同样,在水乡乌镇,流水潺潺伴随幽深小院,似在讲述一个个家族历史;在顺德古城,细腻中传递城南旧事和地域文化的灵性;在山西平遥,石板路回想着昔日商人牵马的奔跑声。生命的勃勃,正被这些历史文化建筑所呼应、共鸣、催生或提醒,感受着历史的风云变化,参悟着时代的更迭变迁。假如这些历史性建筑荡然无存,我们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感觉?

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一座历史性建筑,带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从它的建筑结构、牌匾画幅、装饰雕刻,都能领略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一旦感觉到古老建筑的苏醒,你就会对这个城市存有敬畏。骄傲与繁荣,抑或屈辱与衰落,所有见证过历史的建筑,都能给我们或赞叹或警醒。留住他们,就等于留住了我们理性的神经。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也是为城市建设增加设计借鉴,增多文化元素,甚至可以让城市的建筑生态有更丰富的内涵。在高楼大厦逼仄的空间里,历史文化建筑点缀其中,既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又为他们提供精神领地,让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才能感受到公众对城市历史沧桑感的认同。

一个家庭,如果缺少老人,就会缺乏温暖度和亲切感。城市建筑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链条,而不是断代发展。国际性城市或那些给人们鲜明印象的城市,无一不在精心呵护着历史性建筑。保护好建筑文化的历史,就等于保护了一片具有化石般意义的场所,无疑值得反复赞赏。(作者为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