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国家级新区走向何方:有人断言进批发时代 果真如此?

2014-12-01 16: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新区功能定位争议

在自贸区的冲击下,由于二者定位、功能不同,新区仍存在生存空间,而且也是很多地方政府现实的最优选择。

不过,比起经过长期磨合的传统开发区来说,新区面临的问题不少,除了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外,在新区的概念、定位等理论层面也存在争议与质疑。

“新区概念不是很规范,内涵也不一样。”肖金成认为,国家级新区首先应该是产业聚集区,其次应该是新城区或新城市,应该是国家、地区、城市的新经济增长极,是大城市周边的反磁力中心。杨开忠也认为,新区就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型增长极。

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则表示,国家级新区的性质、规模、发展目标、管理权限,都需要搞清楚,比如新区是由省级政府管理还是地市政府进行管理,一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省市矛盾。

在获批的11个国家级新区中,各自规划方案和目标定位都不尽相同。当然,这种状况与区域政策实行分类指导有关。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曾表示,只有分类指导才能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就专家观点而言,比较一致的是,认为新区是城市型增长极,既有传统开发区集聚产业的功能,又有城市功能,推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

肖金成表示,当前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严重,新区的一个功能就是吸引产业、人口集聚,减轻、疏解大城市中心区压力,防治城市病。而其增长极的职能则要求开发的范围不能过大,否则不利于要素、资源高度集聚。要培育一个增长极,地方也要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投入,范围过大的话,地方投入成本太大。

不过,目前这么多国家级新区面积小的也有800多平方公里,大的有2000多平方公里。其中广州南沙新区、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面积都在800多平方公里,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面积都在1000~2000平方公里之间,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和大连金普新区面积都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这些只是陆域面积的比较,一些沿海新区规划中还包括海域面积。

在这么大范围内进行开发,其强度甚至相当于建设一座新城市。即使在天津这样的沿海发达城市,经过近十年开发,投入不少大企业、大项目,滨海新区的人口密度仍与天津主城区的水平相差不少。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新区来讲,要进行如此规模的城市化开发,其投入成本、建设周期以及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而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过去高速增长态势不再的情况下,新区面临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企业投资能力与意愿下降,政府债务风险增加等困难,这也是各地新获批新区面临的棘手问题。

肖金成认为,只有通过产业聚集才能带来人口聚集,不能单纯依赖房地产经济,要产城互动发展,没有产业就会产生问题,出现空城、死城现象。

3/5<1234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