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12-03 16:01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志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竞争格局深刻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重大挑战的历史性交汇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以城镇化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不仅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机制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既能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抓手,也能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赋予生产力发展层面的时代内涵。

城镇化建设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纵观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以城镇化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也是经济活动与技术创新的中心,是交通、贸易及信息流的枢纽,还是提供最优质的公共和私人服务的平台。自工业革命以来,凡成功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均经历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均已进入城镇化稳定期且城镇化平均水平保持在80%上下。城镇化对现代化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往往与城镇化水平直接挂钩,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意味着农业人口职业的转变,更代表着由产业结构的系统性转变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经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的规模每扩大一倍,生产率将提高10%左右。正因如此,各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都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对生产力提升的推动作用,往往结合自身政治与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城镇化模式,并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加以推动和引导。

(二)以城镇化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机制。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不仅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往往被视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核心“密码”。通过农业中的激励制度和生产率的改善为劳动力流出创造条件;通过经济增长和非农就业扩大,促进劳动力流动和拆除制度障碍,推动劳动力进入城市部门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制度改革红利逐渐释放并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呈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非农化就业、城市数量持续增加以及城市化率迅猛提高等突出特征。城镇化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超9.33亿人,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66.167%,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与迁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稳步实施,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明显加快,一批现代化都市圈逐步培育,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世界城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

(三)以新型城镇化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考量。一直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城镇化不仅被视作我国的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更是我们党推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主导制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并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以系统性思维,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等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十个重要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战略能从各个维度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到系统性、全方位的支撑。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国发〔2024〕17号),对未来五年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出部署,旨在通过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新型城镇化建设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从供给视角看,新型城镇化建设供给关键生产要素。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是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的物质基础,更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发展方向,不断深入推进潜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补齐工作,并实施开展针对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中心城区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科技创新的实施主体,劳动力是诸多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和结构优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强化潜力地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行动举措,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加快融入城市,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又能进一步满足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居住、流动需求,促进形成人才红利;更能在高层次人才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推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二)从需求视角看,新型城镇化建设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一方面,强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大规模用户需求可以增加技术创新的垄断利润、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强化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在激励。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够为生产力质变提供充分的量变基础,促进社会生产分工深化、广化、细化,既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发展空间,又为各地实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分工条件。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能为新兴技术提供初始市场机会。巨大的内需代表着用户需求的异质性,能够为新兴技术获取一定的初始市场需求、实现对主导技术领先地位的颠覆提供强大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释放的巨大内需无疑能为新兴技术和产业创造庞大初始市场机会。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从生产力布局视角看,面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因地制宜发展。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尊重差异实现精细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就是要求充分明晰地区间共性与个性、不同类型产业间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以及地区内部差异的三组关系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作为总体要求之一,强调在潜力地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定位,充分推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协调推动互补式发展。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区域分工体系是推动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协调推进潜力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都市圈为重要目标,强调构建产业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业、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并强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能够有效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的新质生产力布局。

(四)从生产关系视角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关键的协调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也会在特定阶段引发剧烈的制度变迁,带来经济社会发展“阵痛”。如何在矛盾运动中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不仅是实现生产关系正向反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价值旨归是能为生产关系变革提供方向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实施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城镇化消费需求和投资领域提供遵循、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提出了明确的“以人为核心”准则。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实践旨归是为矛盾运动阵痛提供过程托底。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与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居民生活切入,以“充分尊重人的意愿,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为目标,从本质而言是与矛盾运动阵痛对冲的托底逻辑,能以点破面、以不变应万变、有效应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

面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自然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新时代标准。因此,应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进一步增强关键要素供给能力、强化内需牵引优势、发挥产业布局引导作用以及挖掘矛盾运动协调潜力等四个着力点,实现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整体提升、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一)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供给保障能力。一方面,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着力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加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流通网络布局优化提升,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以系统思维打造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软硬结合的生活环境,以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持续建设具有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高品质生活城市。

(二)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需牵引巨大优势。一方面。要有序衔接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另一方面,要以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双重驱动培育智慧城市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三)进一步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布局引导作用。一方面,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准入标准一体化、市场监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另一方面,协同其他国家重大战略引导新质生产力空间布局,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的深度融合,有效集聚各类要素,因地制宜引导经济合理布局。此外,有序推进现代都市圈高质量集聚。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增强现代都市圈人口经济承载能力,把都市圈建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四)进一步挖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矛盾运动协调潜力,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与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将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程中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作用,作为总体要求之一纳入新型城镇化战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中。另一方面,深化细化面向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具体新型城镇化举措,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眼为生产关系变革提供方向引领和为矛盾运动“阵痛”提供过程托底,不断推进城市发展韧性提升和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设,从而更好推动新型生产关系的加快形成。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2020年,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1/15/c_1125459115.htm。

② 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改革》2023年第10期。

③《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2023年,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72.htm

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等:《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管理世界》2014年第4期。

⑤ 蔡昉:《历史瞬间和特征化事实——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及其新内涵》,《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4期。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