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戚 伟:中国百年城市人口规模演化

2024-10-29 10:20 来源:城中百人

导读

9月21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百人论坛、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专业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团队、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2024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4青年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戚伟作了题为“中国百年城市人口规模演化”的主题报告。以下是他的发言整理:

1 引言

当我们在做城市有关的人口研究时,其实是有不同的标准的。谈到人口分布研究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于行政区的人口密度/公里网格人口规模;而当谈到城乡人口分布时,更关注城市(城区)、镇(镇区)、乡村等居民点的人口分布。有几个基本的问题:第一,城市是作为居民点还是行政区?第二,全球城市人口是否具有可比性?第三,如何获取可靠的人口数据?我们做城市研究,往往都是基于行政区划研究,因为我们的城市人口数据都是基于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来进行统计的,但城市的物理范围其实是不断变化的,人口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城市物理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据其实是非常稀缺的。

1.jpg

戚伟

2 中国百年城市人口演化

回溯历史,1918年有最早的相对全面的中国城市人口规模记录。到民国时期,《市组织法》的设立标志着在行政区划意义上正式开始设置“市”,但当时的城市人口数据是非常稀缺的,沈汝生在地理学报《中国都市人口之分布》中绘制了第一张全面的中国城市人口分布图。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宪法规定了直辖市、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这对后面城市人口的统计、城市人口的规模划分都非常重要。在我国,县城是作为镇的,并不作为城市,但一旦改为县级市,就按照城市的概念来。

改革开放之前的人口普查对城市人口的界定比较简单,由于没法在空间上划分出完整的城市地域,一般采用非农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测度。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切块设市、撤县设市,城市行政区划范围远远大于城市物理范围。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正式确定了“第二口径”,对于不设区的市开始使用乡(镇)级空间范围核算城市人口。周一星撰文发布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市人口。

2008年新的《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发布,进一步细化到村级行政单元(村委会和居委会)区分城区、镇区和乡村的空间范围,并作为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核算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依据。需要强调的,新规定的“城区”范围并不是城市物理空间的简单映射,通过道路等形成“连接”关系的村庄或其他建成区也会被纳入“城区”范围。2014年国家发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也是基于“城区常住人口”衡量的。图1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百年间重要时间节点统计上确定的“城市(城区)”空间范围图。最外围的框是北京市市域的范围,红色的区域就是按照当年的标准界定出来的城区范围。

2.png

图1:北京市行政区划范围与统计上实体地域范围的比较图

我们通过对1918、1930s、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年多期人口记录、统计和普查资料的搜集,完成了中国过去百年主要时点城市实体地域范围(当年口径)的数据回溯,绘制了历年城市规模等级划分图。我们发现,2014年中国城市规模划分新标准出台后,我国2020年人口普查年鉴县卷资料增列了“城区常住人口”数据。在此之前人口普查的“城区常住人口”数据,都需要从一些其他卷册搜集获取。

3.png

图2:1918—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图

4.png

图3: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使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

基于国家的标准口径,我们开展了2010-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增减的核算,发现2010—2020年,我国只有48个“城区常住人口”出现减少的“收缩城市”,增长型城市是635个。而且,相较于增长型城增长规模,收缩城市的人口减少规模体量也不大。图3中大部分是增长型城市(红色),少部分是收缩型城市(蓝色)。我们认为,也不宜片面地将“东北城市”、“中小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与“收缩城市”对等挂钩。2010—2020年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从6.7亿人增长至9亿人,城镇化水平从占49.68%提升至63.89%,仍然是农村人口向城区、镇区集聚为主的状态。未来,随着我国少子化、老龄化趋势,以及从“乡-城”人口迁移活跃向“城-城”人口迁移活跃演替,人口减少的城市数量会出现增长。

5.png

图4:2010—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与收缩分布图

3 思考和展望

“十五五”期间,我国还有很多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人口规模仍然较大的县市,未来五年我们仍然要关注这些人口城镇化潜力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负增长整体走势,不可避免地出现出现人口减少的收缩城市,要高度重视处于关键战略节点的城市化地区发展,锚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此外,高度重视都市圈的新空间结构,更加重视城乡的空间功能划分与联系,关注城乡的交界地区和一体化发展模式。

6.png

图5:我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空间布局示意图

相关文献:

Qi W, Deng Y. How to define the city size in China? A review over a century from 1918 to 2020. Cities, 2024, 144: 104649.

戚伟,樊杰,李佳洺,等.“十五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39(04):651-662.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19006.

戚伟, 刘振, 刘盛和 等.基于“城区常住人口”的2010—2020年中国收缩城市识别.地理研究,2023,42(10):2539-255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