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市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2023-12-21 09:4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dbb44aed2e738bd407723aeefb6cc1db257ff997.jpeg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 吴晨

【核心观点】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城市规划建设者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空间更新过程中刚性与弹性的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吴晨:中国城市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中国城镇化进入平台期。截至2022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空间规模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按照城市人均用地规模每人100平方米计算,我国城镇空间已经能容纳全国80%以上的人口。按照世界城市化规律,城镇化率达到70%至80%将是城镇化的一个转折点,达到这一水平后城镇化的进程将会放缓。这时,城市存量空间和土地价值非良性竞争开始出现,以土地金融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此外,消费导向和生产导向的产业路径开始分化。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GDP的主要贡献来源,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最快的阶段。2023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4%,服务业仍是当季主要贡献来源,其中销售零售额同比增长5%,餐饮消费同比增长14%,服务业就业人员接近4亿人,但是整体居民消费力仍处在下降的态势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要健康发展,就不能放弃第二产业。

城市发展动力不足与人才吸引力下降的问题也值得关注。65.22%城镇化率的背后凸显一丝隐忧,即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就是人口分散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口从高度密集向低度密集变化。2022年,几乎所有城市人口新的增量都在下降,甚至有的城市出现了负增长。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寻找新的城市价值增量。一是要重视第二产业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回升到13%以上,力争达到15%的目标;《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工信部也公布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以增强城市制造业竞争力。

二是要重视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随着服务业开始主导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快速攀升,服务业开始脱虚向实,与制造业跨界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三是要重视高素质青年劳动力的培养。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其中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再度上扬至19.6%,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城市应该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四是要重视城市经营实现“精明增长”。精明增长更加重视建设与管理运营统筹发展的模式。城市要从土地金融时代进入城市运营时代,搭建全周期、全业态、全流程的城市运营模式。

第三个挑战是重新审视现代科技对城市的双向影响。在通信技术影响下,城市集聚结构呈现“优势集聚,整体分散”的现象。现代互联网产品对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冲击,比如,直播带货对城市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不足以面对未来城市带来的挑战,所以,我们提出“城市复兴”的理论。“城市复兴”和“城市更新”最大的不同,就是“城市更新”是上世纪50年代的概念,只针对城市的物质发展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复兴”的理论则涵盖物质空间、科技创新、产业经济、社会活力和文化传承。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城市规划建设者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空间更新过程中刚性与弹性的关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