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张尚武: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研究

2023-12-07 10:2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23年9月24-25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承办的2022/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专题会议五“规划赋能乡村振兴”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特别邀请学会常务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尚武教授作题为《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研究》的主题报告。

640.png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城乡融合发展,这对于乡村规划建设研究工作带来新要求,我想就围绕这个话题做一个简单的讨论。

1 需要拓展乡村规划研究分析框架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路径,核心是缩小城乡差距,需要统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空间过程,构建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的认识视角。

县域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无论从经济生产、行政管理还是到社会治理角度,县域都是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地理空间载体,作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需要建立多尺度、多类型、多要素、多主体的分析框架。

城乡融合发展与规划治理的关系。城乡融合的重要内涵就是要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提升规划治理能力,需要发挥公共干预作用,既要符合市场规律,也要与个体选择结合,并且还需要关注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探索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和差异化的治理模式。

2 关注区域协调:城镇化的挑战与多元化发展前景

城乡融合与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三农问题具有结构性差异,面对的发展矛盾和挑战都不一样。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农民、农业和农村发生整体了改变,如何把握这些地区未来发展趋势。二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地区,特别是那些粮食主产区,如何认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乡村人居体系的影响。三是,乡村特色化发展地区,一些具有特定资源禀赋的地区,乡村会拓展出很多新功能,如何转化为乡村内生动力。四是,生态脆弱和保护地区,比如我国西部的一些高原草甸地区,一旦传统生产方式被打破,有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如何维系这种平衡。

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在构建国家城镇化格局和空间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加强围绕城乡融合的政策研究和政策设计就非常重要。

以都市圈为载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国家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缩小我国地区差距很大程度上需要以都市圈为载体,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发展,以此促进区域平衡和区域协调发展。

3 认识城乡融合: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挑战

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关系调整。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应对相对封闭的人地关系走向开放、流动城乡系统过程中,扭转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发挥制度优势,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公共政策取向,并把握经济社会的新形态和科技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建立起城乡双向流动、循环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的维度和路径。形成乡村与城市共生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是城乡融合的目标,包含了城乡经济(产业多元化和融合化)、城乡社会、城乡空间多维度的融合,探索以县域为单位,差异化的城乡发展路径,发挥县城、小城镇及构建城乡生活圈的基础性作用。

乡村地区的保护与价值转换。乡村地区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通过保护好乡村独特性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城乡等值发展,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

4 理解乡村振兴:应对社会结构、生产形态、生活形态的变革

乡村社会建设。乡村社会建设是增强乡村韧性的内在基石,但乡村地区面临人口流失、老龄化及劳动力代际转换等的长期趋势,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议题。

乡村生产生活模式。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变革趋势,将带来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形态和空间组织模式的不断变化。我们要认清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面向未来的变化逻辑。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居环境的改善。人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宜居性建设是乡村韧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失去个人发展机会和乡村宜居性退化互为因果,修复和提升乡村宜居性,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挑战。

5 聚焦城乡治理:提升以规划为引领的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

乡村规划的作用与治理过程。以规划为引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提升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乡村规划本身作为治理工具,既要发挥对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干预作用,也是一个“多规合一”、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过程。

加强对城乡治理能力的研究。人的发展、政府财政、空间品质、营商环境四个方面相互交织、循环,构成了保障城乡系统健康运行的能力。

加强对乡村发展问题的认识、规律的认识及对规划干预机制的研究。这些方面既是我们过去关注的,但不够充分。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乡村地区的规划体系建设,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加强政策体系、规划实施评估机制研究,乡村问题是动态的,需要推动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规划治理模式。

6 小 结

促进城乡融合是新时期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策取向和路径,作为公共政策的乡村规划,需要关注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需要拓展乡村规划研究的分析框架;二是需要从区域协调视角加深对城乡融合的认识;三是需要加强对城乡融合过程理解;四是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面对的挑战;最后是城乡治理能力与乡村规划的作用。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

本文根据会议速记稿整理,整理人:孙逸洲,审核:张尚武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