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正文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园区城区互动发展”,“加强现有开发区城镇功能培育和改造”,“适时将条件成熟的开发区调整为城市新区”。由此可见,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进行集约紧凑式城镇化建设,将园区原有的单一生产功能转变为融生产、生活、商贸、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功能,有的放矢地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工业园区向新型城镇的升级转变,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省一些主要工业园区表现出用地和功能规划高度单一的倾向。这种单一功能的规划虽然可以增强产业联系,增加园区规模经济效益,但由于很少在园区内设置服务设施,因而难以带动园区实现全面发展,往往会导致园区成为“工业孤岛”,阻碍园区向集约紧凑式综合城区转变。首先,部分园区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不仅妨碍优秀企业入驻园区,还严重挤占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影响园区的健康发展。其次,园区吸纳人口能力有限。工业园区往往集聚大量以郊区农民、外地务工人员为主的产业工人,以及高校毕业生、技术管理人员等,但受到地方户籍、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转变为本地城镇居民,只能成为“候鸟型工人”。再次,由于园区多位于城郊,距离市区较远,不完善的公共交通往往造成“钟摆式“生活,上下班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同时也增加园区员工对私家车的依赖,不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最后,单一生产功能导向的园区缺少必备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比如,目前一些园区已成立的企业服务中心主要为企业办理各种证照和手续及协调各部门关系,却无法满足企业管理、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中介服务需求;服务配套多以小型服务设施为主,数量少,服务档次较低,功能较为单一,缺乏超市、菜市场等大型服务设施,更无法满足园区企业员工对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立足园区建设新城区,就要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城镇功能,实现园区城区互动,推进以工业园区为基础的集约紧凑式城镇化建设。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园区土地挖潜,高效集约利用土地。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普遍存在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被闲置等问题,可以通过诸如土地再开发、节约用地等多种措施加强土地挖潜,提高园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政府要建立闲置或低效利用土地的退出机制、惩罚机制或再开发机制,通过协议回收、鼓励流转等方式对园区土地实行清理或置换,对旧厂房实施改造;要着力改变以低价工业用地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制定更合理的建设用地价格标准、提高产业用地准入门槛等措施,提高用地效率;在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时,要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实现园区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第二,增强园区人口吸纳能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应统筹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园区员工就业年限、居住时间、社保参保年限等诸多因素,制定合理的城镇居民落户标准,实现园区常住居民向本地城镇居民转化,增强园区吸纳人口的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园区教育、医疗、住房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卫生服务系统,加快街道、社区、园区三级医疗机构建设,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就医的报销问题;着重加强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农民工子女学校或推动本地学校无差别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第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低碳出行。以围绕公共交通节点推进城镇化发展为重要特征的集约紧凑式城镇化模式,把公共交通作为吸引足够的人口集聚的重要手段,并以此带动餐饮、娱乐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应在园区现有的道路基础上,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完善公共交通路线及站点的建设,比如,通过增加热门线路班次、延长公交运营时间、鼓励企业配备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等措施,尽可能满足园区员工的各种出行需求,降低其对私家车的依赖,减少尾气污染,改善居住环境。
第四,倡导园区功能混合化,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摆脱园区原有的单一生产功能,发展居住、生活、商贸、教育等混合性功能,加强园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增加咨询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打破政府提供的单一模式,引进符合条件的咨询服务企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人才中介机构等。政府要加强对咨询服务机构的监管,实现政府调控、市场监督与机构自律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对便民微利行业扶持力度,园区配套服务设施中部分关系民生的微利行业应成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菜市场、大众化餐饮、理发店等,政府应在网点建设、房屋租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此外,应积极推进标准化菜场建设、发展生鲜食品超市、制定大众服务行业标准,推动连锁商业品牌企业进入园区,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