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正文
走在全国前列的“贵州行动”
“贵州的非遗保护的确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文峰在看了《规划》后,对贵州的非遗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纵观当下的非遗保护,诸如杭州市、嘉兴市等部分地方制定了非遗保护的专项规划,但在省一级,目前出台的寥寥。即便有,大多也只是部门的规划,能站在省委、省政府高度,贵州确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个《规划》将来影响一定会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说。
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看来,这个《规划》首先非常值得肯定的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这项事业高度的重视,而且还成立了领导小组,“《规划》里说到:‘非遗保护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它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需要各方面给予支持’,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注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当前,我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达到了74 项(125处)、440项(568 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了57 名、301名,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 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 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 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 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多彩贵州”逐步成为代表贵州的文化品牌。
“既然贵州有这么丰富的资源,那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提升品牌的创造,这恰恰是贵州最有特色的东西,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明说,这个《规划》,就是要把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联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做好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和传播。
毋庸讳言,对于广大非遗工作者而言,《规划》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努力和实践之后,如今有了全省的统一行动。
可以预见,多民族聚居贵州灿若星河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在《规划》的引领和助推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规划》编制历程
根据省领导安排,文化厅承担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任务。
《规划》编制组从2月17日起开始调研起草,2月25日形成初稿,并经省文化厅内部讨论;
3月5日,省委副书记李军亲自带该规划稿到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部门征求部领导和专家意见;
组织修改后,3月中旬,省文化厅将该规划下发全省9个市、州征求意见;
3月21日,在黔东南召开由州、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非遗传承人、科研单位等80余人参加的征求意见会;
3月28日,省委副秘书长田洪召集省直25个相关部门再次对《规划(稿)》征求意见, 经修改完善后,于4月11日经省文化厅党组会议原则通过。
之后,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办公厅修改完善,于5月17日,以(黔委厅字〔2014〕35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下发。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