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正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阐明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精神,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顶层设计,是沿黄9省(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划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探索新时代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文化和标志性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总体部署,描绘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蓝图。
《规划》着眼于整合黄河沿线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致力于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规划》积极探索新时代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路。以黄河沿线一系列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生动呈现黄河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彰显弘扬中华文化。从体例上看,《规划》包括总体思路、建设功能分区、实施重点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规划实施保障等,主线清晰,结构完整,措施得当,构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四梁八柱”,明确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时间表、路线图。
二、战略定位准确 总体思路清晰 谋篇布局合理
《规划》战略定位准确。《规划》强调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大河文明创新传承的典范、世界文明互鉴的重要高地。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道德观念、各民族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园,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规划》总体思路清晰。《规划》注重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做到了保护传承弘扬并重。一是保护优先,系统保护。明确管控保护范围,严格落实管控要求,重视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注重实施一批具有标识意义和示范效应的重大保护工程和重点保护项目,强调完善集中连片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水治理。二是集中阐释,讲好“黄河故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研究阐释、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及其价值内涵,打造统一文化品牌体系,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和无穷魅力。三是综合利用,创新黄河文化传承方式。重视黄河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综合、立体、活态的展示和呈现方式,讲好黄河故事,推动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开放共享,让人们在体验中感悟中华文化魅力。探索形成一条融合自然、溯源历史、观照现实、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黄河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
《规划》谋篇布局合理。《规划》有统有分、联动贯通,顶层设计和跨区域统筹协调方案科学完善。一是《规划》中“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重点功能区,“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展现”5大重点任务,设置科学合理,既能凸显黄河文化内涵,又能实现有效管理,在准确把握黄河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同时,兼顾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二是《规划》以黄河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多样性,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以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为支撑,构建了“一廊引领、七区联动、八带支撑”的总体空间布局,串联重要节点城市、重大文化遗址,推动形成彰显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东西部文化互鉴互促,多元一体、连绵不断的黄河中华文化走廊。三是《规划》强调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在强调规划统筹、资源整合,恪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和运营基本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探索体现地区实际、文化特色,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
《规划》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有不少亮点。如,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等明确要求,建立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负面清单,列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禁止性规定,为各地划定了建设红线,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属于首创。又如,提炼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黄河文化价值研究挖掘工程等十大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具备基础性和全局性特征的重大工程,从国家层面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对沿黄各省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战略性和科学性指引。再如,在突出公益属性、坚持一体化开发和加强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建立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面广泛参与的保护开发机制。
(祁述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传张 北京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